體會|青春且不復 不如多讀書 ——寫在“五四”青年節(jié)的一點隨感
所屬分類: 集團要聞
2022-05-05
青年的話題,永遠不過時!
恰逢五一小長假,翻開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,了解了總書記青年時期所經(jīng)歷的艱辛磨練,又想起在五四青年節(jié)即將到來之際,習近平總書記前往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,寄語廣大青年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時代新人的殷殷期望。
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夢想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,我們無法深切體會總書記當年知青歲月的艱辛與不易,但幸運的是,我們已有楷模和榜樣。追逐前行的道路,是一步步靠近夢想的實踐,而夢想的實現(xiàn),離不開本領的錘煉。青年時期如何練就過硬本領,在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中,青年時期的總書記為我們指明了方向。
愛讀書,是幾乎每一位村民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印象。到梁家河插隊時,總書記隨身帶了沉甸甸的兩箱書。白天干活,勞動休息時在看書,放羊時也在黃土高坡上看書…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燈下苦讀到深夜。在村民的記憶中,習近平經(jīng)常邊吃飯邊看“磚頭一樣厚的書”。七年的時間,大量的閱讀不僅令他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底蘊,也讓他的視野更為廣闊,直至22歲離開梁家河,他自述“我已經(jīng)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,充滿自信”。
青年節(jié)的前一天,作家莫言給青年們寫了一封特別的信——《不被大風吹倒》。他在信中分享了一個自己讀書的小故事。他童年輟學,飽受饑餓、孤獨、無書可讀之苦,后得到一本《新華字典》,珍而重之,他認識的漢字大部分都是輟學后通過閱讀《新華字典》學會的,這本工具書陪伴他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,也為他今后的文學創(chuàng)作奠定了基礎。他希望用自己的親身經(jīng)歷告訴我們,越是在困難的時刻,越要好好讀書。
在這個飛速發(fā)展的信息時代,書本已不再是多么稀罕之物。當“短平快”成為一種閱讀習慣,當刷抖音成為一種生活常態(tài),當擺爛成為一種生活態(tài)度。讀書,則成為了一種彌足珍貴的學習和生活方式。
時光總在不經(jīng)意間流逝,如今參加工作已有十余個年頭了。自認為各項技藝欠缺,日常生活中不善彈唱歌舞、不喜游戲追劇、不會麻將棋牌。工作之余,若能偷得半日閑,讀書就成了最好的休閑放松方式。讀《紅樓夢》《平凡的世界》《白夜行》……,情不自禁隨著書中人物經(jīng)歷悲歡離合喜怒哀樂;讀《全球通史》《上下五千年》《萬歷十五年》……,感受五千年的風云激蕩,為歷史人物的命運感慨萬千;讀《邏輯學》《正義論》《文明的沖突》……,在道德與正義、沖突與秩序的內涵與外延中陷入長久的思索。
我始終認為,青年時期屬于讀書的黃金時期,精力充沛、反應敏捷的青年人,是最適合讀書的群體。蘇軾說“詩酒趁年華”,當然不是讓人去豪飲三百杯。我理解的詩酒趁年華,當是讓人珍惜青春年華多讀書,方能暢談夢想,實現(xiàn)理想。畢竟時光終究會掠去我們青春的容顏,卻奪不走那些印入腦海中的文字。我們的青年時期,一本本經(jīng)過閱讀、汲取、消化的那些書本,會在一步步推敲與思考中化為思想、能力和信念,最終塑造出更好的自己。
當然,從某種“功利”的角度來說,讀書不僅能增強自己的工作能力,還能夠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。工作中,公司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平臺,但時代日新月異,知識更新在不斷加速。當你在工作中遇到難題,如果只知道找百度,或許永遠只能“傳聲復讀”。但是,如果你能夠認真閱讀相關專業(yè)書籍,更系統(tǒng)的掌握、更全面的把握相關知識點,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,成為領導和同事們的“活百度”,相信一定會對你的職業(yè)生涯大有裨益。
青春是每個人一生中最斑斕的時期,充滿著夢想和激情。青年人想要干成一番事業(yè),就須得明白事業(yè)靠本領成就的道理。欲強本領,必勤讀書。
錢鐘書先生曾說,如果不讀書,行萬里路,也只是個郵差。青春且不復,不如多讀書,與諸君共勉!
上一條: 抗疫一線|使命在肩?逆向而行